五六十年代的特殊记忆
在五六十年代那个特殊的年代里,许多事件既是时代洪流的一部分,也深深烙印在个人的记忆中。正如那句人是历史的产物所言,人们往往身不由己地被卷入历史浪潮。今天要讲的故事,正是那个时代的缩影之一。 上海知青李峰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李峰,是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。他的父母都曾参加过革命,算是根正苗红的家庭。李峰受过良好教育,是那个年代少有的知识分子,也是个积极向上的年轻人。1969年,他响应国家号召,满怀激情地踏上了下乡插队的道路。 初到刘家湾 李峰被分配到河北省涿县的刘家湾村。这是个有着几百户人家的大村庄,民风淳朴热情。那个年代物质匮乏,但人心却格外纯净。村里人见李峰文质彬彬,就安排他和知青们做些轻活。初来乍到的李峰对农村生活充满好奇,干活也格外卖力。 改变命运的相遇 村里有个叫杨富国的会计,对李峰格外关注。这个瘦高的中年人表面和善,实则心思缜密。他暗中调查每个知青的背景,心里打着小算盘。原来,杨富国有个待嫁的女儿杨红梅,他想在知青中物色个乘龙快婿。 杨红梅其人 杨红梅是个特别的姑娘:银盆大脸、手脚粗大,干活麻利。在那个讲究三寸金莲的年代,她的39码大脚格外显眼。虽然相貌平平,但杨富国却对女儿寄予厚望,一心想给她找个城里女婿。 精心的谋划 杨富国看中了李峰:家世清白、独子、上海户口。他盘算着,女儿嫁过去既能进城,又能当城里媳妇。于是经常邀请李峰到家里吃饭,制造女儿和李峰相处的机会。 命运的转折 1975年,李峰收到家信说要回城。杨富国得知后心急如焚,在中秋节设下鸿门宴。他灌醉两个年轻人,安排他们同床而眠。谁知李峰酒醒后惊恐万分,连夜逃回上海。 十五年后 1990年,杨红梅突然出现在李峰面前。原来当年她已怀孕,父亲羞愤离世,她独自抚养孩子长大。如今她要求李峰认下孩子,被拒后以曝光相要挟。情急之下,李峰竟起了杀心...... 悲剧的结局李峰在旅社给杨红梅灌下安眠药,制造自杀假象。但法网恢恢,他很快就被警方抓获。这个跨越十五年的恩怨,最终以悲剧收场。
发布于:天津市通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